我的网站

         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我的网站18 >

在车间里不断“耕耘”的检修能手

时间:2024-10-21 12:47 来源:网络整理 转载:我的网站

“这边可能还需要5分钟,你可以做好开机准备了!”他看起来总是对设备状态心中有数,精准评估修理难度和时间,让人安定放心。他就是云南中烟红河卷烟厂卷包车间A作业区修理工胡云成。

正如他的外号“蜜蜂”一样,胡云成总在默默“耕耘”,守护着自己的“责任田”。如今,诸多荣誉加身的他,依旧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。

胡云成正在进行设备的检修。张伟 摄

红烟易地技改启动之前,卷包车间率先引入了两台FOCKE-FX高速机,这一空白机型即将成为卷包技改后的主流机型,作为机修队伍的技术骨干,胡云成率先抱起厂家的几本“大部头”说明书啃了起来,那些看起来枯燥乏味的机械图示旁写满了他的注释。

一次,1#机的小盒商标纸折叠错位,烟包进入提升转塔后卡阻,夜班修理工盘车发现,模盒损坏无法修复,只能更换。因设备已交验,厂家人员也已撤离,在无任何内部经验可参考的情况下,所有人都陷入了迷茫。半夜得知情况的胡云成,毅然穿衣起身赶来了车间,“总不能让设备停在那里等吧。”

来到机台上的他,快速查看完损坏件,立马拿出说明书,确认拆装难点与要点。只见胡云成时而抱起书本紧锁眉头专注思索,时而抄起扳手弓身在狭仄的空间里寻找发力点,再回到书本仔细查找细节,几番来回总算处理好了设备问题。松了一口气的他却并不着急回去休息,而是将整个提升转塔拆卸更换的过程记录了下来。

这样的“救急抢修”数不胜数,他全当是一次技能提高的突击训练,鲜有微词。更为难能可贵的是,无论多晚多累,他都会记录维修案例,在复盘时总结,这一习惯他坚持了十多年。他的徒弟以及同机型的同事,都曾从他撰写的个人笔记或整理的技术资料中获益。

胡云成正在进行设备的检修。张伟 摄

他干工作,不光有过硬的技术,还有强烈的责任心。易地技改后,高速机型产能迅猛增长,他又将个人技术拓展方向与卷包发展需求结合,凭借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夯实的技术功底,挑起了效能提升的维修保障大梁。

随着对新设备的不断深入了解,他已不再满足于最初的“停了修”“坏了换”,而是努力让自己成为“改造达人”。

新进的高速设备连续运行一段时间后,机组人员发现偶有小包夹伤的情况,经过检查,确认为包装转塔出口的输送皮带磨损造成。按照以往经验,带子磨损,更换是最快复产的办法,但胡云成偏不,“带子一根接一根地换,夹伤烟问题始终不断!”

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,胡云成紧盯设备、死磕问题,努力寻求“一步到位”的措施。寻根溯源,他很快便找到了问题的关键:原本的三段式输送方式,过程中因有两次烟包交接,设备长时间运行后,传动齿的传动间隙会逐渐变大,容易使烟包输送带在烟包交接时出现触伤压痕。

通过查阅大量资料,他从用于注塑件生产的一体式输送设备中获得启发,提出减少烟包输送过程中的交接次数。但这需要用一根烟包输送带取代原机结构中的三根烟包输送带,难度不小。

就在大家还在质疑“能不能行”的时候,胡云成却已将想法进行了落地实践。在对输送导轨驱动方式、张紧方式、齿形带轮体的材质选配等各个细节做了充分论证和反复试验后,他将“三段式”烟包输送改造为“一体式”烟包输送。这一改造大大提高了机组的运行效率,也从根本上解决了操作工“夹伤烟隐患”之忧。

“这些都是我修理工份内的工作。”这么说着,他却常常花着“份外”的时间不停思考,不断钻研,处理各式各样的设备疑难问题,并带头开展技术改造工作,逐一清扫那些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。有他在,问题总能从纷繁复杂变得思路清晰,从无从下手变得有章可循。

他乐于争先,爱做别人不会的事;他勇于创造,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。于同事而言,他是谦虚大度、勤奋能干的“标兵”;于后辈而言,他是亲和热忱、无所不能的“模范”。

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云南省技术能手、云南省劳动模范……是荣誉亦是动力,胡云成就是这样一位永远不会因为已经拥有而“躺平”的能手,喜欢出发,始终在路上。(李俊敏)